臺州率先實現財金協同支農數字化改革工作全市域覆蓋
信息來源: 市財政局 發布時間: 2022-08-26 11: 45 作者: 何凱霞 滕婧 瀏覽次數:

為精準解決農業貸款難、貸款貴、風險高問題,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臺州市財政局率先在全省開展財政金融協同支農數字化改革試點工作,創新打造省、市、縣三級協同支農模式,截至目前,已構建起市本級和9個縣(市、區)“一盤棋”的政銀擔合作“全覆蓋”支持服務體系,共撬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3.90億元,農業農村金融貸款達28.13億元。

一是創新使用方式,確保資金用得“活”。為針對性破解農戶缺少抵質押和擔保人導致的貸款難題,市財政局積極聯合省農擔公司、各級金融機構,為該市特色、新型農業產業主體打造了以信用為主、免抵押、低費率、降門檻的融資擔保服務,特色產業擔保費率由0.8%/年降為0.5%/年。同時,首創市、縣兩級風險補償資金池資金補償機制,在省農擔公司和各縣(市、區)財政分別出資200萬元成立縣級資金池的基礎上,省、市財政分別再出資200萬元和500萬元組建市級風險資金池,為縣級政銀擔業務注入省、市資金支持,極大增強了農業擔??癸L險能力。

二是打造數智平臺,推動服務做得“優”。為進一步方便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融資貸款,充分依托數字化應用平臺,優化財政服務能力。一方面,借助“浙里擔”平臺打造高質量新型農業主體數據庫,實現涉農主體與個人貸款由“跑銀行”向“下訂單”轉變,同時積極探索融資擔保、政策查詢、補貼查看等三項支農政策服務功能,實現更便捷、高效的支農惠農服務。另一方面,迭代升級“政企通”財政專項資金監管云平臺,聯通國庫一體化系統,深化新型農業主體與政策兌現以及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一站實現惠農政策云通辦、獎補資金閃兌付、金融服務一鍵通,有效解決政策不易找、申報靠腿跑、兌付效率低等問題。

三是聚焦特色產業,助力扶持瞄得“準”。圍繞全市域“一縣一產”“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立足各地特色產業,通過增加金融業務、強化多方協同、防控擔保風險等多種形式助推特色產業提質攻堅,精準扶持臨海柑橘、溫嶺西甜瓜、天臺茶葉、仙居楊梅等“一縣一業”產業集群發展,培育農業增長點。以黃巖西瓜產業為例,省農擔聯合農業銀行黃巖支行圍繞黃巖區“一縣一業”特色產業集群,通過降低保費、提高保額方式,為瓜農產業意向授信10億元,有效支持瓜農“農業外拓”等項目,有力支撐了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91精品在线